登录
注册
307人看过
编号 1129885
复制链接
链接
取消
复制链接
复制成功
暂无评分
刘丹忱
擅长领域:
国学/心理学
擅长行业:
文教体传媒
下载简介
评价讲师
联系讲师
主页
主讲课程(0)
授课案例(0)
授课视频(0)
客户评价(0)
课件(0)
文章(0)
著作(0)
身份资质
历史学博士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国际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理事
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海
外交通史学会理事、(日本)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等职。
擅长课题
中西古史比较研究、中外关系史、先秦儒学、中国近代思想史
《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多学科视角与研究方法》
《历史上的中国与世界》
《大学中庸精读》
《四书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大学》——修己安人之善道
《中庸》——中道至诚之睿智
典型案例
代表性成果
(1) 专著:
1、独著《孔子的德治思想——兼与柏拉图政治思想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版。
2、独著《文艺复兴时代的著名政治思想家及其代表作》,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8月版。
3、独著《治国为政需读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4、合著《文艺复兴时代的教育思想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版。
5、合著《亚美利加文明》,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
6、合著《日本天平女皇•孝谦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主编与合编:
1、《互鉴互通:历史上的中国与世界》(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23年5月版。
2、《先秦儒学史》(副主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版。
3、《论语讲义》(副主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版。
4、《孟子讲义》(副主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版。
5、《孔子研究》(副主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版。
6、《春秋经传讲义》(副主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版。
7、《董仲舒讲义》(副主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版。
8、《闻道思齐——“儒学讲坛”系列讲演录》第二辑(执行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版。
9、《闻道思齐——“儒学讲坛”系列讲演录》第一辑(执行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
(3)论文:
1、《新时期传承中国传统史学思想与方法的再思考》,《史学史研究》2023年第3期。
2、《中国的“天下观”与西方世界秩序观之互鉴》,《文明》2022年第9期。
3、《董仲舒“大一统”理论对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作用》《衡水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
4、《孔子与柏拉图治国思想之比较互鉴》,《孔子研究》2020年第2期。
5、《试论孔子德治思想体系中的民生观》,载于《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法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文出版社2020年版。
6、《清末民初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认同思想研究》,《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4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历史学文摘”2020年第1期全文转载。
7、《“一带一路”视域下儒学在越南的传播》,载于《东亚区域史与丝绸之路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8、《孙中山法治近代化思想中的创新与守本》,《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9、《儒学在越南的传播及其文化影响》,载于《汉籍与汉学》2018年第二期,山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10、《孙中山“五权宪法”理论对中国法治近代化的贡献》,载于《交涉中的西法东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版。
11、《五权宪法与主权在民》,载于《惊天论丛——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贵州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版。
12、《中国的“天下观”与西方的世界秩序观》,《武汉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被《光明日报》2016年10月19日做论点摘编。被新华文摘数字平台(www.xinhuawz.com)2017年第4期全文转载。
13、《儒学东传对朝鲜半岛的文化影响》,载于《东方外交与朝鲜半岛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4月版。
14、《中国的“天下观”遭遇西方的世界秩序观》,载于《近代法律与社会转型》,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8月版。
15、《晚清来华新教传教士向英、德的儒学传播》,载于韩国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第22辑(2014年8月)。
16、《钓鱼岛自古乃中国领土的实证》,载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17、《儒学在日本的早期传播及其影响》,载于《东方外交史中的日本》,澳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版。
18、《明清时期来华传教士如何向西欧传播儒学》,载于《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新进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9月版。
19、《孙中山与“亚洲复兴”》,载于《鲁东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20、《欧洲文艺复兴史·文学卷》新考,载于《辽宁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21、《儒学经典与以德为先的文化素质教育》,载于《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22、《略论孙中山的丰功伟绩与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载于《辛亥革命在日本》,日本新華時報社2011年9月版。
23、《自觉探询历史才会真正懂得未来》,载于《秘书工作》2011年第7期(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主办)
24、《明清之际的儒学西传》,载于《十年歴程促和統》,日本新華時報社2010年11月版。
25、《柏拉图与〈理想国〉中的政治观》,载于《贵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26、《孔子与柏拉图人才观之比较研究》,载于《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九州出版社2010年4月版。
27、《试论欧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的关系和特点》,载于《辽宁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28、《从〈理想国〉到〈乌托邦〉——人类理想社会的求索历程》,载于《鲁东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29、《中国封建社会存在的理论和史实根据》,载于《北方论丛》2009年第5期。
30、《略论山东半岛与东方海上丝绸及“中学东渐”之路》,载于《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版。
31、《略论孔子德治思想体系中的经济观》,载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32、《关于“国学热”问题的讨论》,载于《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1期。
33、《中国的封建制社会历史阶段不容否定》,载于《“封建”名实问题讨论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34、《孔子的“和而不同”与社会和谐》,载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35、《耶稣会教育的奠基者罗耀拉》,载于《郭守田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纪念文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36、《论柏拉图〈理想国〉的蓝图——兼与孔子德治思想比较》,载于《贵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37、《日本靖国神社的由来和性质》,载于《历史教学》2005年第9期。
38、《论拉伯雷的教育思想——纪念拉伯雷逝世450周年》,载于《辽宁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39、《历史岂容肆意颠倒——日本2002年《新历史教科书》评析》,载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40、《论“以唐为师”的日本天平文化》,载于《新乡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
41、《略论欧洲各国文艺复兴的特点》,载于《历史教学》2002年第11期。
42、《论15世纪前中华文明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及其传播》,载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转型视域下构建中华民族认同之研究”(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项目)
2、主持“天下观与中华民族认同研究”(2018年校级科研创新规划项目)
3、主持“《大学》《中庸》精读”(2018年校级教改项目)
4、参加“欧洲宗教改革时期社会与民生变迁研究”(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5、主持“特色课程与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以四书概论课程为例”(2010年校级教改项目)
6、主持“儒学东传日本的历史及其文化影响”,(2010年横向科研项目)
7、参加“儒家伦理在当代修复性司法中的意义”(2009年横向科研项目)
8、参加“欧洲文艺复兴史研究”(200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更多简介
学术履历:
1、2004年—200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史学家刘家和先生和蒋重跃教授。
2、2014年4月—2015年4月,参加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海外提升计划”,赴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
获奖情况:
《大学中庸精读》课程获得2019年线上一流本科课程荣誉。
客户评价
正在载入评价...
X
信息丰富度
0
计算方法
讲师课程:
共 0 个
讲师案例:
共 0 个
讲师视频:
共 0 个
同领域培训师
郭敬峰
压力情绪疏导专家
孙维东
职场/人生/向导
何峰老师
中层管理实战培训导师
培训效果评估:
0
0分
0人评论
0个已审核视频
0个已鉴证学历
0个已鉴证履历
0个已鉴证案例
身份资质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国际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理事
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海
外交通史学会理事、(日本)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等职。
擅长课题
《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多学科视角与研究方法》
《历史上的中国与世界》
《大学中庸精读》
《四书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大学》——修己安人之善道
《中庸》——中道至诚之睿智
典型案例
(1) 专著:
1、独著《孔子的德治思想——兼与柏拉图政治思想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版。
2、独著《文艺复兴时代的著名政治思想家及其代表作》,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8月版。
3、独著《治国为政需读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4、合著《文艺复兴时代的教育思想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版。
5、合著《亚美利加文明》,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
6、合著《日本天平女皇•孝谦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主编与合编:
1、《互鉴互通:历史上的中国与世界》(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23年5月版。
2、《先秦儒学史》(副主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版。
3、《论语讲义》(副主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版。
4、《孟子讲义》(副主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版。
5、《孔子研究》(副主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版。
6、《春秋经传讲义》(副主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版。
7、《董仲舒讲义》(副主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版。
8、《闻道思齐——“儒学讲坛”系列讲演录》第二辑(执行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版。
9、《闻道思齐——“儒学讲坛”系列讲演录》第一辑(执行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
(3)论文:
1、《新时期传承中国传统史学思想与方法的再思考》,《史学史研究》2023年第3期。
2、《中国的“天下观”与西方世界秩序观之互鉴》,《文明》2022年第9期。
3、《董仲舒“大一统”理论对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作用》《衡水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
4、《孔子与柏拉图治国思想之比较互鉴》,《孔子研究》2020年第2期。
5、《试论孔子德治思想体系中的民生观》,载于《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法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文出版社2020年版。
6、《清末民初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认同思想研究》,《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4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历史学文摘”2020年第1期全文转载。
7、《“一带一路”视域下儒学在越南的传播》,载于《东亚区域史与丝绸之路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8、《孙中山法治近代化思想中的创新与守本》,《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9、《儒学在越南的传播及其文化影响》,载于《汉籍与汉学》2018年第二期,山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10、《孙中山“五权宪法”理论对中国法治近代化的贡献》,载于《交涉中的西法东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版。
11、《五权宪法与主权在民》,载于《惊天论丛——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贵州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版。
12、《中国的“天下观”与西方的世界秩序观》,《武汉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被《光明日报》2016年10月19日做论点摘编。被新华文摘数字平台(www.xinhuawz.com)2017年第4期全文转载。
13、《儒学东传对朝鲜半岛的文化影响》,载于《东方外交与朝鲜半岛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4月版。
14、《中国的“天下观”遭遇西方的世界秩序观》,载于《近代法律与社会转型》,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8月版。
15、《晚清来华新教传教士向英、德的儒学传播》,载于韩国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第22辑(2014年8月)。
16、《钓鱼岛自古乃中国领土的实证》,载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17、《儒学在日本的早期传播及其影响》,载于《东方外交史中的日本》,澳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版。
18、《明清时期来华传教士如何向西欧传播儒学》,载于《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新进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9月版。
19、《孙中山与“亚洲复兴”》,载于《鲁东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20、《欧洲文艺复兴史·文学卷》新考,载于《辽宁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21、《儒学经典与以德为先的文化素质教育》,载于《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22、《略论孙中山的丰功伟绩与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载于《辛亥革命在日本》,日本新華時報社2011年9月版。
23、《自觉探询历史才会真正懂得未来》,载于《秘书工作》2011年第7期(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主办)
24、《明清之际的儒学西传》,载于《十年歴程促和統》,日本新華時報社2010年11月版。
25、《柏拉图与〈理想国〉中的政治观》,载于《贵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26、《孔子与柏拉图人才观之比较研究》,载于《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九州出版社2010年4月版。
27、《试论欧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的关系和特点》,载于《辽宁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28、《从〈理想国〉到〈乌托邦〉——人类理想社会的求索历程》,载于《鲁东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29、《中国封建社会存在的理论和史实根据》,载于《北方论丛》2009年第5期。
30、《略论山东半岛与东方海上丝绸及“中学东渐”之路》,载于《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版。
31、《略论孔子德治思想体系中的经济观》,载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32、《关于“国学热”问题的讨论》,载于《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1期。
33、《中国的封建制社会历史阶段不容否定》,载于《“封建”名实问题讨论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34、《孔子的“和而不同”与社会和谐》,载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35、《耶稣会教育的奠基者罗耀拉》,载于《郭守田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纪念文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36、《论柏拉图〈理想国〉的蓝图——兼与孔子德治思想比较》,载于《贵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37、《日本靖国神社的由来和性质》,载于《历史教学》2005年第9期。
38、《论拉伯雷的教育思想——纪念拉伯雷逝世450周年》,载于《辽宁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39、《历史岂容肆意颠倒——日本2002年《新历史教科书》评析》,载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40、《论“以唐为师”的日本天平文化》,载于《新乡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
41、《略论欧洲各国文艺复兴的特点》,载于《历史教学》2002年第11期。
42、《论15世纪前中华文明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及其传播》,载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转型视域下构建中华民族认同之研究”(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项目)
2、主持“天下观与中华民族认同研究”(2018年校级科研创新规划项目)
3、主持“《大学》《中庸》精读”(2018年校级教改项目)
4、参加“欧洲宗教改革时期社会与民生变迁研究”(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5、主持“特色课程与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以四书概论课程为例”(2010年校级教改项目)
6、主持“儒学东传日本的历史及其文化影响”,(2010年横向科研项目)
7、参加“儒家伦理在当代修复性司法中的意义”(2009年横向科研项目)
8、参加“欧洲文艺复兴史研究”(200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更多简介
1、2004年—200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史学家刘家和先生和蒋重跃教授。
2、2014年4月—2015年4月,参加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海外提升计划”,赴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
获奖情况:
《大学中庸精读》课程获得2019年线上一流本科课程荣誉。
客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