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t 1 预备知识 工程图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有GD&T-形位公差? GD&T的标准; ASI和ISO GD&T符号的比较; 学员活动; Uit2 一般公差及相关原则解析 基本定义与测量单位; 表示公差的方法; 暗示的90度关系; 匹配部件的基本配合; 与尺寸一起使用的符号; 学员活动。 Uit 3 GD&T的基本概念 表示公差的方法; 暗示的90度关系; 符号与缩略语: A 公差特征符号:形状/轮廓/定向/定位/跳动; B 实体状态符号; C 理论正确尺寸; 基准 (Datum) A 基准的定义及要素; B 基准的参考体系; C 三维基准体系对平面与圆柱形零件的影响 D 基准目标与符号; E 点/线/面基准目标; F 学员活动。 公差框格 A 目的、特征符号与形位公差值; B 实体状态对要素尺寸公差的影响; C 与尺寸要素相关的基准要素; D 基准顺序与实体状态的影响; E 公差框格的类型; 规则 A 形体尺寸#1、 #、#3; B 尺寸波动、形状波动与实效状态; C 形位公差的应用; Uit 4 形状公差 直线度的定义和要求; 平面度的定义和要求; 圆度的定义和要求; 圆柱度的定义和要求; 学员练习。 Uit 5 轮廓公差 线轮廓度 A 双向公差带与单向公差带; B 规定一条线的轮廓度―全周; C 规定一条线的轮廓度与尺寸控制; 面轮廓度 A 面轮廓度的公差带; B 不规则要素尺寸/锥形要素; C 共表面与多个表面的校准; 学员练习 Uit 6 定向公差 垂直度 A 表面的线/径向要素的垂直度; B 中心平面/根轴线的垂直度; C RFS & MMC; 倾斜度 A 平面表面的倾斜度; B表面相对于基准的倾斜度; C 根轴线相对于基准的倾斜度; 平行度 A 平面表面的平行度; B 表面线要素相对于基准的平行度; C 根轴线的平行度; 学员练习 Uit 7 定位公差 位置度 A 坐标与形位公差法; B 要素尺寸与公差带分析; C 坐标法与边界法; D 组合位置度公差定位的成组要素; E 规定位置-延伸公差带; F 应用位置度控制对称性-RFS; G 应用位置度控制同轴性; 同轴(同心)度 学员练习 Uit 8 跳动公差 圆跳动定义与规则; 全跳动定义与规则; 学员练习
课程介绍 评价详情(0)
课程收益:
1、改进产品的装配和功能。
2、用形位公差的应用来更清晰地传递设计信息。
3、通过第一次就建立合适的量具来尽量减少返工。
4、利用形位公差地应用来支持“第一次就做对”的原则。
5、改善部件的功能定义,并确保100%互换性。
6、鉴别合格和不合格形位公差要求。
本课程的设计在于使学员能:
1、定义用来进行形位公差的术语和符号。
2、通过选择和使用恰当的基准来进行组装件的功能分析。
3、通过符号定义和几何计算来确定正确的公差区。
4、辨别ANSI Y14.5M-1982和ASME Y14.5M-1994标准的异同。
5、了解中美在形位公差标准的异同之处。
课程大纲
Uit 1 预备知识
工程图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有GD&T-形位公差?
GD&T的标准;
ASI和ISO GD&T符号的比较;
学员活动;
Uit2 一般公差及相关原则解析
基本定义与测量单位;
表示公差的方法;
暗示的90度关系;
匹配部件的基本配合;
与尺寸一起使用的符号;
学员活动。
Uit 3 GD&T的基本概念
表示公差的方法;
暗示的90度关系;
符号与缩略语:
A 公差特征符号:形状/轮廓/定向/定位/跳动;
B 实体状态符号;
C 理论正确尺寸;
基准 (Datum)
A 基准的定义及要素;
B 基准的参考体系;
C 三维基准体系对平面与圆柱形零件的影响
D 基准目标与符号;
E 点/线/面基准目标;
F 学员活动。
公差框格
A 目的、特征符号与形位公差值;
B 实体状态对要素尺寸公差的影响;
C 与尺寸要素相关的基准要素;
D 基准顺序与实体状态的影响;
E 公差框格的类型;
规则
A 形体尺寸#1、 #、#3;
B 尺寸波动、形状波动与实效状态;
C 形位公差的应用;
Uit 4 形状公差
直线度的定义和要求;
平面度的定义和要求;
圆度的定义和要求;
圆柱度的定义和要求;
学员练习。
Uit 5 轮廓公差
线轮廓度
A 双向公差带与单向公差带;
B 规定一条线的轮廓度―全周;
C 规定一条线的轮廓度与尺寸控制;
面轮廓度
A 面轮廓度的公差带;
B 不规则要素尺寸/锥形要素;
C 共表面与多个表面的校准;
学员练习
Uit 6 定向公差
垂直度
A 表面的线/径向要素的垂直度;
B 中心平面/根轴线的垂直度;
C RFS & MMC;
倾斜度
A 平面表面的倾斜度;
B表面相对于基准的倾斜度;
C 根轴线相对于基准的倾斜度;
平行度
A 平面表面的平行度;
B 表面线要素相对于基准的平行度;
C 根轴线的平行度;
学员练习
Uit 7 定位公差
位置度
A 坐标与形位公差法;
B 要素尺寸与公差带分析;
C 坐标法与边界法;
D 组合位置度公差定位的成组要素;
E 规定位置-延伸公差带;
F 应用位置度控制对称性-RFS;
G 应用位置度控制同轴性;
同轴(同心)度
学员练习
Uit 8 跳动公差
圆跳动定义与规则;
全跳动定义与规则;
学员练习
本课程名称: GD&T形状与位置公差
查看更多:生产管理公开课